12月5日,家住甘肃省皋兰县黑石镇和平村的王某领到了100元困难残疾人补贴。“感觉心里很暖和,还得感谢纪委监委和扶贫领域监督平台。”王某说。
领取补贴与监督平台有什么关系?事情还得从今年8月甘肃省纪委监委对全省“一卡通”管理问题专项治理情况进行的一次抽查说起。第五检查组在皋兰县以贫困残疾人为抽查重点,工作人员先在扶贫监督平台查询全县残疾人的姓名、住址等信息,随后进村入户走访核实,发现王立霞符合领取困难残疾人补贴的条件,但并没有享受到。检查组将这一情况向当地反馈后,有关部门随即开展整改。
在甘肃省纪委监委的推动下,甘肃省扶贫(民生)领域监督平台于7月10日正式上线。这一平台把财政、民政、水利、教育、林业、残联等部门和社会团体的数据整合在一起,打破原来职能部门数据“信息孤岛”,成为集查询、互动、分析、管理、监督于一体的智能化平台。平台的运行提升了职能部门管理质效,方便群众监督,同时也有利于纪检监察机关精准发现问题线索。
“比如在平台页面输入‘张三’,就能看到叫‘张三’的人的相关信息。再点开发放明细,还能进一步看到发放资金种类和时间等信息。如果认为有问题,点击每一栏目末尾的‘投诉’按钮就能实现举报。”甘肃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除了能按姓名或身份证号查询外,还可以按行政区、发放部门、资金种类查询。
纪检监察机关通过平台进行数据比对,还能及时发现扶贫领域存在的问题线索。在平台试运行期间,天水市秦州区纪委监委通过后台数据比对发现疑点:天水镇安家村一对夫妇,在公安部门的户籍信息显示二人已去世,但在卫健部门的信息却显示这对夫妇仍在领取补助资金。经过入户核实,发现是这对夫妇的家人瞒报了死亡事实,最终7100元违规领取的资金被追回。
“过去我们在扶贫领域专项治理中,常常需核对姓名、工作、享受补贴情况等信息,但这些数据往往分散在不同部门,用传统方式比对费时费力。扶贫监督平台把相关数据聚合在一个平台上,通过智能化比对,提高了监督的精准性和效率。”甘肃省纪委监委党风政风监督室副主任王宏斌说。
截至目前,甘肃扶贫监督平台已覆盖1974万多人、涉及资金1994亿多元,访问量超过8000万人次。通过数据自动碰撞发现异常数据326万多条、涉及资金约45亿元,已处理84.57万条。
在打造好、使用好省级平台的同时,甘肃省纪委监委指导各级纪检监察机关积极探索实践,进一步拓展扶贫领域精准监督的有效路径。
“网上数据显示,您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为什么还能外出打工?”不久前,陇南市成县黄陈镇中湾村廉政监督员常志平和村义务特邀监督员王志俊在入户走访时,发现该村村民张某实际情况与残疾证认定不符。在通过市纪检监察监督平台上报后,黄陈镇党委、政府责成镇民政办对全镇类似情况进行全面排摸,经再次核实确认,取消了张某等4户不符合标准的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
在省级平台运行前,定西市已先行试点。今年年初上线运行的定西市扶贫惠农资金监管网,已比对发现疑似问题数据18.6万条,查实4531条,共有5185人主动说清问题,上缴、返还违纪资金1055万余元。
“最近监管平台上新增了村务公开栏目,将群众关心的村集体经济的收入、使用、分配情况在网上公示公开,由各乡镇负责所辖行政村财务数据的采集、上传,现已上传1874个行政村的数据、涉及27亿余元。”定西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市监委主任温卫东表示,此举为纪检监察机关发现扶贫领域腐败和作风问题提供了新路径。
玉门市探索“线上+线下”村务公开办法,实现村级事务网络和传统方式“双公开”;瓜州县在各乡镇已建成的微信公众号上设置民生监督菜单,方便群众参与监督;肃南县在“微腐败”防范智慧平台上公布“三资”管理、财务收支情况……现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甘肃省各级纪检监察机关履行监督职责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并在扶贫监督基础上,向其他民生领域复制延伸。
“我们将进一步促进完善省级平台功能,不断提高数据录入的及时性、准确性,同时加大对各级纪检监察机关使用情况的指导和帮助,充分释放扶贫监督平台护航全省脱贫攻坚的潜力。”甘肃省纪委监委相关负责人表示。